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大众日报】山东能源东华科技:由“灰”转“白” 数智化引领“碳”新路

作者: 孙佳宁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   来源: 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从水泥产业转型新材料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到全线智能化生产,从“碳排大户”蜕变为“绿色工厂”……新形势下,山东能源东华科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势而动,乘势而上,蓄力改革,不仅适应行业转型需求,还在国家对绿色发展与智能制造的大力推动下开拓了新的增长空间。东华科技努力破解产业“瓶颈”,聚焦多点发力,积蓄发展后劲,成为行业转型的标杆先锋。  

“水泥灰”转“钙石白” 新材料有新底色

2022年,东华水泥更名为东华科技,展现出改革转型的魄力和决心。其实从很早之前,新材料的产业布局已经在东华科技全面铺开。“开发柳泉石矿是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三十年规划的‘先手棋’。”东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介绍,“从石灰石资源梯级应用入手,我们逐步建设破碎生产线、工业钙石加工线、纳米碳酸钙项目,将资源用好用活,‘吃干榨净’。”

建厂之初,东华科技就一直在推进石灰石资源梯级利用,时刻关注内外部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以钙基新材料作为研究方向,努力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柳泉石矿作为江北地区难得的高品质石灰石矿,钙含量最高达54%,并且石灰石储量丰富,更是该公司关注的重点,但在没有充分准备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期间项目团队却从来没有停止研究和规划——石灰石里的钙可以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30多个行业领域2000多种产品,高品质钙甚至能作为食品原料,卖出每吨上万元的高价。

2023年,东华科技公司携手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同年柳泉石矿破土动工,如今已实现矿石内外销售近20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也正在加速建设,作为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核心项目,这颗“皇冠上的明珠”亟待点亮。

“规划面积960公顷、省内首个钙基新材料产业生态示范园计划在2050年全面建设完成,这是几代东华人的心血。我们立足资源禀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成即标杆。”张全说。

新材料产品种类繁多,东华科技在发展钙基新材料之余,也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们成立东华技术开发公司,与知名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长期合作,组建功能性粉体新材料研究院,主要研发海洋、隧道、矿井等工程专用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规模最大、长度最长、施工难度最高的超级工程——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使用的就是东华科技研发的超细硅酸盐水泥,产品获得了山东省首家生产许可证,填补了省内空白。

“排碳”转“用碳” 新政策有新思路

水泥行业即将加入碳交易市场,重磅消息给企业带来挑战,对此东华科技早有准备。

东华科技聚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向省内首个“碳中和”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的目标迈进。产业园重点布局钙基新材料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数字化及“碳中和”产业链“三大产业链”,其中数字化及“碳中和”产业链正是以碳资产为抓手,通过减碳降碳先进科学技术,完成碳链管控。东华科技作为山东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试点企业”,先试先行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在国家“双碳”政策指引下,东华科技坚定绿色发展路线,多措并举,主动降碳,顺利完成企业级双碳管理系统的建设,并成功上线应用,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纳入平台。

“双碳管理平台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环节碳排放进行全过程管控,高效完成碳盘查、产品碳足迹管理、减碳项目的数值核算,并能够一键生成年度核算报告,为即将到来的碳交易履约提前做好准备。”东华技术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崔克克说。从平台上可以直观看到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东华科技2022年碳排放总量为239万吨,2023年为222万吨,主动减碳17万吨。如果放在碳交易管理市场中,相当于碳资产创效1000多万元。

今年,该公司制定了《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月度存证数据、排放报告和支撑材料,并制定了碳排放管理责任划分清单共包括23条内容,为后续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活动提供了支撑。

据了解,该公司还将双碳作为数字经济的对外主营业务,以“碳链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为目标,积极打造碳专业服务、碳优化服务、碳交易服务三个模块,对外输出相关服务,至今已为鲁中耐材、高庄煤业等多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人工”转“云端” 新技术有新模式

技术改造、数字化手段是实现降碳减排的重要路径,同时还能达到降本增效、节省人力、保障生产安全的效果。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东华科技早早体会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2019年3月,全国第一台“水泥工业大脑”在东华科技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已经迭代升级至2.0版本,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整合和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大大节省了人力。

“‘水泥工业大脑’通过学习和计算,综合全方位因素得出生产最优解,提高水泥生产过程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与人工控制相比,生产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性能提升30%以上,熟料增产3%,烧成系统标准煤耗降低0.9%以上。”该公司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孙冲说。

“水泥工业大脑”除了可以控制生产,还起到了智能“监控器”的作用。东华科技为生产厂区内160台电机加装了传感器,覆盖了50%以上的A类设备,主要监控设备振动、温度、负载、电流等状态,日输出指导意见,周输出专业诊断报告,月输出设备管理评价报告,为指导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

“根据设备在线监测结果,系统自动生成点检计划,制定精准采购计划,针对性监护隐患设备,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我们计划将在线监测全面覆盖A类设备、高偏远设备,结合TPM,全面提高设备管理质量。”该公司熟料事业部部长张兵说。

除了设备监测,现场人员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通过智能化人员定位系统,结合职工随身携带的人员定位卡,在中控大屏上就可以实时显示人员所在位置,紧急情况职工还能一键报警,帮助救援人员迅速定位职工位置实施帮助。

“水泥工业大脑”的升级不光扩大使用范围,还让操作更加简单可控,也为实现外部服务提供了可能。采用便捷的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即拖即用,7天可完成系统部署,30天完成系统调优,实现系统快速上线,其中人员定位系统等模块还可以单独使用,为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完成智能化投入和建设,形成产业新模式。

(大众新闻记者 马斌 通讯员 范振峰 孙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