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华科技工会致力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始终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强化工会工作的辐射力、向心力与驱动力,在服务职工中展示作为,在创新建设上下大力气,用责任和担当唱响工会好声音。
深耕细作,打造安全健康“共同体”
在东华科技办公楼一楼接待室,一支队伍有序排列,还有人探头观望跃跃欲试,原来是该公司职工正在等待中医把脉,体验针灸理疗。
在公司就能享受中医上门服务,还能进行理疗?“我们有专业医师不仅可以为职工解答体检报告上各项指标变化的原因,还会根据把脉结果,为职工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该公司女工主任车洋介绍。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推动保障职工健康工作走深走实,东华科技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构建“医企共建”工作模式,通过和医院签订协议共建健康平台,由医院深入企业常态化提供健康问诊、中医理疗、应急用药、应急防控知识科普和企业灾害脆弱性分析等,搭建起了“防、治、管、教”一体化的“医疗+预防”健康管理体系,将优质、便捷、贴心的医疗服务送到职工身边,让其成为职工健康有“医”靠的鲜活注脚。
不仅如此,作为生产单位,东华科技更是将“企业安全、职工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聚焦提升职工安全意识,该公司工会联合安全监察部(环保管理部),将职工家属作为撬动安全意识提升的有力“切入点”,让“安全生产月”牵手“六一儿童节”,让“安全家书”架起家庭和企业的“连心桥”,通过职工家属在“安全共建”活动上诵读家书、组织职工子女参观应急救援团队精彩演练、参加安全知识问答等方式,发动职工和家属共同参与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当中,共同建设平安企业、平安家庭。
“我们以‘医企共建’‘安全共建’为抓手,坚持守护职工安全健康高点起步、高位推动、高效落实,撑起健康‘保护伞’,真正做到把群众‘心上事’当作‘上心事’。”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殿坤说。
群团助力,绘就服务职工“同心圆”
活跃在该公司各生产单位的协管员们,在酷暑盛夏为一线职工送去雪糕、清甜爽口的西瓜,数九寒冬时又送去暖身的胡辣汤和防冻的手套……一场场听民声、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的“零距离”服务,持续在东华科技展开。
该公司工会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将工会工作方向聚焦于职工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细致入微摸排职工需求,通过发动协管员“送清凉”“送温暖”、群监员常态化查安全、为职工发放防暑防寒物品、进行爱心缝补以及举办多彩文体活动等举措,主动作为、久久为功,将关爱传递到生产现场每个角落的同时,还为一线职工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开展安全帮教活动,切实提高职工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用细心、爱心、热心和真心传递企业温暖。
帮扶救助困难职工也是该公司工会输送真情厚意的重要举措之一。该公司工会坚持全面摸排、精准滴灌,加大帮扶服务力度,用心用情慰问关爱职工。2024年该公司累计为摸排的10名困难职工申请救助资金2.2万元,努力做到应助尽助,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工会‘娘家人’作用,优化、完善公司多元化服务阵地,扩大工会工作参与面,精准把握‘时度效’,让工会工作持续在职工队伍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陈殿坤说。
精准发力,把好创新发展“风向标”
在坚持创新突破,加速推进企业各项工作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东华科技创新工作室一直是重要的践行者和参与者。
一直以来,东华科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现有6个创新工作室,全面紧盯卡脖子技术难题和成本优化目标,纵深实施公司级、厂部级和车间级精益项目攻关,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设备改革以及降本增效优化升级,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赋予新动能、新优势。
锚定熟料生产线原料磨拉杆断裂问题,孙德文创新工作室现任带头人田海洋率先在烧成车间设立“原料磨拉杆断裂治理”精益项目攻关,以问题为导向,与创新工作室成员群策群力,通过对一、二线原料磨三脚架进行找正、更换老化缓冲块、砂岩仓壁及下锥部安装振打板及振打电机等措施,原料磨因拉杆断裂造成的非计划停机成功实现“零”的突破,推动生产线连续平稳运行近3年。
据了解,东华科技孙德文创新工作室、孙娟创新工作室在2024年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年度评估中,从近500家省级创新工作室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积极发挥创新阵地作用的同时,围绕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提速提效。制定《创新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全员创新创效激励管理办法》等方案,不断优化创新工作室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创新工作室互相进行技能交流活动,采取名师带高徒、技术传帮带等方式将青年与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结对子”、学本事、练精兵。由经验丰富的工匠人才进行专题授课、开展现场写实,全面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理论能力和实操能力,培养出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尖刀排”,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