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天边初露曙光,山东玻纤职工巩志康精神抖擞地来到公司。他是三号生产线的一名班组长,今天要赶去开启新一天的工作。走到公司门口,巩志康站在智能门禁前,摄像头迅速捕捉到他的面部信息,“滴”的一声,门禁自动打开。“以前刷卡进门,有时候找不到卡就特别着急,现在刷脸就行,方便又快捷。”巩志康笑着说。
不止于此,在山东玻纤,职工刷脸吃饭、买物资、出入宿舍,体验着智慧生活的便捷。
8时:智慧中枢 精准高效
虽然正值寒冬,室外寒风凛冽,呵气成冰,但山东玻纤生产车间内却是一番“热辣滚烫”,在窑炉区域,熊熊火焰肆虐燃烧,这里的温度高达1600多度。为这个“高温火炉”加料,是张金升的日常工作。
加料环节在山东玻纤DCS控制室里进行,这里只有几台电脑、几个显示器,布局简洁,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天地”,它是整个加料流程的“智慧中枢”。
(山东玻纤“智慧中枢”)
“以前配料全靠人工记录,误差大不说,效率还低。现在通过线上智能配料,原料配比精准无误,产品质量稳稳地。”张金升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竖起了大拇指。
“智慧中枢”不仅能够精准操控配料过程,还可以控制窑炉燃烧温度。
张金升介绍,窑炉的温度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关键,以往控温全靠经验和人工频繁测量,不仅辛苦,还很难精准控制。“现在的智能控温系统,能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省心多了。”张金升说。
11时:智能巡检 贴身卫士
明亮的日光毫无保留地穿过车间的大窗户,将整个生产线照得通亮。设备巡检员赵泽方,身着整洁的工作服,手拿纸和笔,正专注地检查着设备,他今天的任务是完成关键设备的运行检查,需要检查24台拉丝机,5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
他走到设备旁,轻轻拍了拍一旁的PLC组态屏,眼中满是赞许:“这东西可帮了大忙,要是设备出现故障,它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赵泽方在屏幕上点了几下,“更方便的是,还能直接在上面修改一些运行参数,快速调整设备状态,它就像设备的‘贴身小卫士’。”
不仅如此,赵泽方手指在PLC组态屏上熟练滑动,调出设备历史数据。“看,这里能查到设备过去的运行数据,从开机时长到每次故障维修记录,都清清楚楚,真的是太方便了。” 通过这些历史数据,赵泽方可以分析设备运行趋势,提前预判潜在问题。他沿着生产线前行,每到一处设备旁,都会停下脚步,仔细检查设备的运行参数,偶尔还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录关键信息。
小屏幕驱动高效生产,助力企业智能升级。
16时:智能运输 不再劳累
日薄西山之时,老职工徐以涛刚刚开完班会,走在下班路上。以往这个时间段,这条路到处都是职工费力推着纱车的身影,可如今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AGV智能运输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它们沿着既定的路线运输着纱车,沉稳而有序的“步伐”使得整个生产运输环节格外顺畅。
(AGV智能运输机器人)
“我以前在老产线推纱车,那时候真是累得不行,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还容易出现磕碰、搬运不及时等问题。现在有了这些智能机器人,轻松多了。”徐以涛看着这些忙碌的机器人,感慨万分。
只见 AGV 机器人顶部闪烁着指示灯,按照预设程序,稳稳地停在指定位置,放下纱车。随后,它又迅速启动,向着下一个目的地驶去。“这些机器人的路线规划都是通过智能系统控制的,它们能自动避开障碍物,一旦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系统也会立即发出警报,还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实时调整运输计划。”徐以涛说。
20时:智能包装 行云流水
晚八点,自动物流包装线灯火通明,机械臂、贴标机、缠膜机、打带机等机器人发出“嗡嗡”轰鸣声,职工李海洋专注地检测着产品质量。
回想起过去,李海洋满是感慨:“以前包装产品可没那么简单,打带、贴标、缠膜等都需要人工操作,每一道工序都要小心翼翼,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难免会出现一些人为失误。”
李海洋刚加入公司时,包装线还相对落后,他不得不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而现在,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着产品,快速地将它们放置在托盘上;贴标机“唰”的一下,就把标签贴在产品指定位置;缠膜机匀速转动,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膜紧紧地缠绕在产品上,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贴标机正在贴标签)
在一旁的操作台上,智能控制系统上清晰地显示着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进度及故障预警信息。李海洋熟练地操作着系统,查看着各项数据:“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能实时监控包装线的情况,一旦有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运行异常,马上就能收到警报,及时处理,生产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24时:智能入库 高效出库
夜幕深沉,山东玻纤智能仓库内空无一人、一片静谧,一件件产品完成自动包装,被传送带输送到立体仓库。立体货架前,堆垛机由上至下不停运转,出货口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承运公司、货物重量、剩余拖数等信息。
11层的货架容纳了近以往仓库5倍的产品量,堆垛机按照预设指令将产品分类存入指定货位,动作流畅迅速,整个过程无人工干预,仓储管理高效、精准。
仓库外,一辆货车缓缓驶入指定区域,今天的最后一车产品即将发车,智能装车机迅速启动。3D云台快速转动,精准地识别出车辆类型和车厢实况,它巧妙地规划货物的堆放方式,一系列数据瞬间在系统中生成。紧接着,它开始运作,按照既定的程序,将货物精准地吊运到货车内。
虽然随着最后一辆货车缓缓驶出厂区,山东玻纤的24小时便结束了。当天边再次初露曙光,山东玻纤的数智一天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