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玻纤以“职工需求清单”为导向,常态化开展爱民、利民、为民、惠民的暖心工程,用实际行动将企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用一桩桩暖心改造,勾勒出“幸福山玻”温暖底色。
清晨7点,山东玻纤停车场内,职工孙启钊开着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入带有充电桩的车位,他笑着按下充电键,转身走向厂区。这一幕,正是山东玻纤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缩影。
(山东玻纤光伏停车场)
“以前提前半小时到外面抢充电桩,下雨天还要蹚水走路,现在方便多了,5分钟直达车间!”提起这个停车场,孙启钊竖起大拇指。
这座可容纳300辆车的停车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每天发电约600KW,既能满足停车需求,又解决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彻底解决车辆“停放难”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更让职工点赞的是细节设计:顶棚光伏板发电供应照明、充电桩分快充慢充满足不同需求、遮阳棚设计让夏日停车不再暴晒,24小时监控保障安全……职工满意度达98%。
除了焕然一新的停车场,一场覆盖味蕾的幸福工程也在全面铺开。“周二红烧鱼、周四干煸鸡,现在食堂比家里伙食还好!”中午11点,调度室职工武文杰端着热气腾腾的“外卖”快餐回到岗位。在山东玻纤,外卖送到岗位上,是“智慧餐厅”的特色服务。
职工通过手机APP提前点餐,餐厅根据订单准备好饭菜,再由专人送到职工的工作岗位上,菜单经过精心设计,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既满足了口味需求,又确保了饮食健康。同时,他们每周检查食堂后厨,每月公示食材检测报告,季度更新菜谱,确保菜品多样性、新鲜感。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外卖”中)
变化不止在餐桌,宿舍加装智能门锁和应急呼叫系统,澡堂升级防滑地砖,“两堂一舍”全年整改问题31项。“公司在我们经常路过的地方增设了自动售货机,价格比外面便宜不少,下了夜班也能买到日用品!”职工巩志康说。
而比硬件升级更温暖的,是对心灵的呵护。走进山东玻纤“心里宣泄室”,沙袋、减压玩具和舒适的沙发静候着需要放松的职工。这里没有评判,只有倾听;没有压力,只有释放。“有时候吼两嗓子、打打拳击,整个人都轻松了。”一位刚结束宣泄的职工笑着说。这些看似简单的空间,正成为职工们重整心情、重新出发的“能量补给站”。
转角处的母婴室更是温暖如家。柔和的灯光下,舒适的哺乳沙发、整洁的婴儿护理台一应俱全,墙上还贴着温馨的育儿小贴士。“有了这个私密空间,哺乳期上班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一位新手妈妈的话里满是欣慰。这些看似平常的改变,正让“幸福山玻”的承诺变得可触可感。
(山东玻纤母婴室)
如果说母婴室呵护的是新生命的希望,那么“彩虹基金”托起的则是每个家庭的明天,“一个都不能少”的温暖承诺正在山东玻纤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走进工会办公室,一本本精准到人的帮扶档案整齐排列,记录着每个需要关爱的家庭故事。“公司始终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一位受助职工翻看着彩虹基金的帮扶记录,眼眶微微发红。
在一季度的台账上,从14场白事慰问到31次病床探望,从7场荣休仪式到585份生日惊喜,这些数字背后,是始终如一的守护。“帮扶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要让每个职工都感受到,公司永远是其坚强的后盾。”山东玻纤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人郭照恒表示。
山东玻纤始终与职工幸福的温度同频共振,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件件好事实事、一幅幅民生美景,让厂区高质量发展画卷“幸福底色”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