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降本增效】方大新材:小细节撬动大效益 降本增效见真章

作者: 孙馨语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9日

在方大新材淄博生产车间内,一条刚刚完成节能升级的生产线正全力运行。如今,这条生产线单位产品能耗较升级前下降12%。这一细微变化,正是方大新材降本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体现。

面对煤炭市场波动与原料成本压力,方大新材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技术创新为驱动、全员参与为支撑,累计实现成本节约近百万元,在提质增效中构筑起发展新优势。

深挖内潜  向管理要效益

“人力资源优化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控制人员总量,提高岗位效能,现在人力资源利用率同步提升38%。”方大新材经营管理部部长郑子夜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坚持“精干高效”原则,通过岗位价值评估与技能匹配动态调整用工结构,累计精简各类用工7人,转岗率达精简人数的42.86%。

岗位调换打破部门壁垒,方大新材抓住契机,重构“原料-生产-质检-发货”全流程。通过并行作业与缓冲库存设置,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12天。该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技术总监李文学介绍:“过去质检环节需等待整批产品完工,现在人员调整后,采用动态抽检模式,效率提升40%。”

同时,该公司还成立“应急服务队”,将机关职工按照部门、年龄、身体素质等分成5个小组,轮流到车间进行生产辅助,既缓解生产旺季人手紧张问题,又通过灵活调配职工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订单交付速度。

工艺突破  向科技要空间

在精细化管理取得成效的同时,方大新材还积极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工艺突破,进一步挖掘降本增效空间。

在管材生产方面,严控管材生产配比,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通过0.5%的原料配比微调,保持产品抗压强度的基础的同时,单吨原材料消耗降低3%。此外,通过改进牵引工艺,他们将废品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以行业平均5%废品率为基准,相对降幅超40%,有效减少原材料浪费与返工成本,实现“降本”与“提质”双赢。

工艺突破成效显著,仓库降本也不甘落后。方大新材根据生产计划精准计算材料、配件用量,与仓库现有库存相结合,根据实时生产情况协调供应商同步供货,库存利用率同比提升近30%。库管员牛学倩表示:“库管系统更新后,让我们能够提前预判到各类型号管材的库存状态,避免生产线停工待料。”截至三季度,方大新材库存金额较年初库存金额降至3154.29万元,降幅高达37.14%。

人人都是“成本官”

在管理和技术层面取得进展的同时,方大新材还注重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让人人成为“成本官”。

“金点子”激励机制,激活降本增效内生动力。方大新材通过设立“降本增效金点子奖”,对提出可行性建议的职工给予奖金与评先树优优先权。目前,累计收到有效建议127条,其中43条转化为降本措施。

“降本先锋”技能比武,激发全员参与热情。方大新材围绕设备操作、工艺改进等场景设置竞赛项目。在最近一次比赛中,参赛职工通过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使单台设备日用水量减少0.5吨。不少职工表示:“竞赛让我们更加关注细节,现在每个人都成了‘成本猎手’。”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车间看板等渠道定期发布降本成果与典型案例。在“降本故事会”上,职工分享的“1分钱螺丝钉管理法”,通过批量采购降低单件成本,引发广泛共鸣。

降本不是简单的“砍费用”,而是通过管理精益化、技术智能化、参与全员化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从0.5%的原料配比调整到全员参与的“成本猎手”行动,方大新材正在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改进汇聚成降本增效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