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精准挥动、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自动装车机陆续搬运……在山东玻纤30万吨高性能(超高模)玻纤智造项目生产现场,一垛垛产品陆续出库。
“我们拥有近500台自动化设备,100多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关键工序100%智能化,实现了高效生产。”山东玻纤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善俊说。
玻璃纤维作为应用广泛的一种新材料,应用已从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扩展到航天航空、风力发电、过滤除尘、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市场对玻璃纤维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
(山东玻纤智能化生产车间)
作为玻纤制造的规模企业,山东玻纤用“乙方”思维做“甲方”,在积极构建“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制造”产业发展模式中,持续做大做强差异化产品,聚焦生产源头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挖潜创效。
“我们不断调试设备,检验其与生产的实际联动,根据产品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最优状态。”该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李金保介绍。近年来,山东玻纤通过落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推进生产工艺改进优化,组织收集工艺、质量改进合理化建议,组织召开跨部门工艺改进优化会议……在山东玻纤,每月都会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
质量是公司赢得市场的先决条件,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义。为扭转企业在质量方面的被动局面,山东玻纤多措并举,制定产品质量稳定提升系列措施,提升和改进全员质量意识、完善工艺技术标准,为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强化重点工序质量管理和管控标准执行,车间每天、班长和工艺员每班对重点质量管控点进行1次全面检查,车间工艺员、质检员实行24小时跟班管控制度,并建立检查整改记录。”李金保介绍。日常检查覆盖三个班次和生产全流程,及时发现、纠正质量问题。
与此同时,山东玻纤不断强化生产工艺技术、优化浸润剂体系、强化现场管理,持续稳定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了工艺管理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流程化。
(工作人员对产品进行检查)
“我们严格控制工艺变更管理,对于重大工艺变更和产品控制指标变更的,要经小试、中试、放大样等环节验证。”李金保说。
针对涉及采用新产品、新工艺或客户提出特殊要求的生产计划,山东玻纤会召集专业人员进行细致评审,并形成详尽的评审报告。只有在确认了计划可行性和经济性之后,才会着手进行生产。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山东玻纤推行产品经理负责制,针对每种系列产品设置1名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把关人”,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进行细致的检查监督,确保产品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山东玻纤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检验不仅设“把关人”这一道关卡,并且在原料入厂、生产过程和入库前,均设置了合理的检验点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对产品进行了全流程标准化管理,通过全面梳理各项工艺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保证了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作业标准化制度方面,山东玻纤对原料配制、窑炉熔制、拉丝工艺、烘干操作等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化管理手册,确保生产环节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同一规格产品只能用唯一工艺,包括统一规格的漏板、工艺附件、工艺参数等。”李金保说。不止生产环节标准化,他们对每个产品也都编制了统一的工艺匹配标准化手册。
质量管控的责任主体在一线。山东玻纤定期对职工进行质量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处理,切实增强职工责任意识,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质量管控攻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