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五转五增五提升】山东玻纤:提质增效稳根基 实干争先促发展

石桥  张翠华  刘晓斌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4日

今年来,山东玻纤紧盯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紧扣安全、质量、效益三大要素,围绕“降本、提质、增效”的核心目标,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工艺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能。

“小手册”保障“大安全”

4月23日15时,山东玻纤沂水热电职工耿云志刚刚结束一轮设备巡检,掏出一本《“红黄牌”、严重“三违”判定标准及执行方法》小手册,熟练地翻到“仪器仪表安全运行规范”那一页。

“以前遇到问题还得翻文件、查电脑,现在一伸手就能找到标准。”耿云志一边对照手册上的要求,一边查看仪表区间。

(职工耿志云正在对照小手册检查设备)

红黄牌制度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在问题警示和整改督导方面成效显著。然而,由于制度条款分散、查阅不便,给一线职工的实际执行带来诸多困扰。为此,沂水热电系统梳理该制度的判定标准、处置流程、安全规范等内容,将其汇编成便携式口袋手册并发放到职工手中,内容精炼、实用,便于职工随时查阅和学习。

“手册内容翔实又便于查阅,特别是用案例图解的方式,让我们对安全操作要求有了更直观地认识。”耿云志介绍。这本小巧实用的手册可随身携带,成为职工每天安全工作、平安回家的“定心丸”。

山东玻纤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梳理各类操作流程、作业标准,将标准化内容整理成册,将安全管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和好评,也将风险管控落实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紧日子”拼出“好日子”

今年来,山东玻纤严控成本管理,紧抓降本增效,一层一层传压力,一级一级激动力,一环一环挖增效,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强化内部管理,打响了降本增效“攻坚战”。

高岭土是玻璃纤维生产的关键原料,影响着产品性能。此前,山东玻纤长期外购高岭土,不仅成本高昂,还面临价格波动风险。

为降低采购成本,他们利用现有矿石资源替代外购粉体,精选优质高岭土矿石,采用立磨工艺进行精细加工,确保粉体质量达标。同时实施专仓专用、管道加装盲板、关闭冗余阀门等措施,有效避免污染风险。项目实施后成效显著,综合成本降低32%,年可节约成本达300余万元,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山东玻纤立式磨机)

与此同时,山东玻纤大力做好修旧利废“实”文章,更改热塑袋尺寸,避免过度包装,每年节约5000余元;变更RGV通讯方式,将替换下的设备用于堆垛机,成功减少4个备件采购,节约成本3万元;对烧损的喷枪进行修旧利废,节约1万元……一项项凝聚广大干部职工智慧结晶的“小发明、小创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全员创效的良好氛围。

“稳质量”拓宽“大市场”

“各单位要深入分析产品关键因素,抓好过程管控管理,立足事实,解决主要矛盾,打好质量攻坚战……”近日,在山东玻纤产品质量提升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善俊正在部署工作。

(产品质量提升会现场)

山东玻纤以提“质”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产品“含金量”。他们狠抓产品质量管理,着力做好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调节,重点加强拉丝环节工艺参数的动态管控,严格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实现工艺管理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流程化,产品质量节节攀升。

与此同时,该公司按照“保质量、保订单量、保交期、优服务、创效益”的原则,实施关键产品和研发产品经理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高客户满意度。

生产出优质产品,还要为其找到“好婆家”。山东玻纤以市场化为基石,结合市场、库存以及毛利等情况,定期召开品种平衡会议,对生产布局、漏板布局、产品结构等全面诊断,形成改善清单,以满足销售需求,实现产线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