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玻纤深入贯彻落实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双入双创”党建工作模式,强化“三基建设”,以“质优”文化为引领,创新打造党建“融·实”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文化引领聚合力 思想铸魂强根基
“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融入每一名职工的日常行为。”在山东玻纤企业文化宣贯会上,宣讲员刘志豪手持新印发的的《“质优”文化手册》向干部职工强调。
山东玻纤将企业文化落地作为党建工作的先导工程,构建“学习-培训-宣传-践行”全链条推进机制。通过开展“文化大讲堂”“班前会诵读”“文化对标提升”等特色活动,推动企业文化进车间、入班组。
(宣讲现场)
为确保文化落地见效,他们创新实施“三化”工作法:通过“可视化”在各厂区不同生产区域200余处文化展板、标语营造浓厚氛围,“行为化”制定6大类33条职工行为规范明确行动标准,“考核化”将文化践行情况纳入日常考核体系,形成从理念宣贯到行为养成的闭环管理机制,真正让企业文化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口号”变成“行动”。
“现在操作设备时,‘精益求精’四个字总会浮现在脑海。”拉丝车间职工李伟的感言,道出了文化内化于心的成效。
“融·实”品牌强引擎 生产经营双促进
在山东玻纤,每个党支部都有一张特殊的“融·实”作战图,上面清晰标注着党建与生产融合的实践路径。“我们要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山东玻纤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郭照恒在“融·实”品牌推进会上说。
(职工正在调试生产数据)
山东玻纤将年度重点任务细化为党员攻坚项目,采取“支部牵头+党员领衔+群众参与”的模式推动过程融合,并创新设置与绩效奖金直接挂钩的“创效积分榜”强化考核融合,形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我们组建党员突击队,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党员骨干带头认领关键课题,持续攻克‘卡脖子’难题,将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攻坚动能。”郭照恒介绍。
反思会议破坚冰 团队融合促发展
“这次漏板更换不及时,我作为班长负有主要责任……”近日,在二线拉丝车间“效能反思会”上,班长韩儒刚的自我批评引发讨论。这是山东玻纤创新开展的“三级反思会”的一幕。
山东玻纤党委借鉴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创新建立三级反思机制,在高层召开聚焦决策执行偏差的“战略反思会”,中层组织剖析管理短板的“效能反思会”,基层开展解决实操问题的“成长反思会”,通过分层分类的反思平台,推动问题从源头发现到系统解决,形成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管理闭环。
(自我反思现场)
与此同时,他们常态化开展“问题我来说”“班前一分钟”等“金点子”活动,收集关于安全生产、精益管理、降本增效的好做法,切实形成“人人献计、全员创效”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已累计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36条。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郭照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