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山东淄博,随着2座玻纤池窑开始熊熊燃烧,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山东玻纤30万吨高性能(超高模)玻纤智造项目(一期)便从蓝图变为了现实,这是山东省2023年重大项目之一,既要保证建设速度,更要保证建设质量。
“从项目开工至今,我们‘5+2’‘白+黑’,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争分夺秒赶工期。”回想起建设过程,山东玻纤筹建办公室安装组副组长崔岩军感慨地说。
如此大的施工项目,必定有众多的施工难题需要解决和攻克。说起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崔岩军说施工中遇到的首个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据项目组调研论证,同类项目,每10万吨产能的生产线,就需要100亩地,30万吨产能至少需要300亩地,而山东玻纤的项目总用地仅132.56亩地。
土地有限,就要充分、高效利用。要在有限的土地上,高效合理的建设智能化项目,考验的是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克难关的精神,考验的是各个项目施工团队的通力合作。
新项目与玻纤现有厂区只有一路之隔。基于地位优势,山东玻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现有制氧站、污水处理站、高压配电站等公用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满足生产工艺、交通运输、消防与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建筑物,做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以制品车间为例,我们在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进行了设计优化,创新性地对两车间采用了错层设计,仅此一个工序,就节约了至少6000平方米的空间。”山东玻纤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善俊说,类似的设计优化环节,整个项目过程中约有10处。
空间利用越充分,施工难度就越大。项目建设中,为快速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山东玻纤合理规划施工作业时间,不断加快项目进度建设,施工最繁忙的时候,现场有大约1600人同时施工,仅设备安装厂家就有近20家,项目施工和总体协调的难度可想而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项目现场仅有一条环形道路。
如何保证施工有序?
“每天下午四点,我们都会召开包括施工单位、设备安装单位负责人的现场协调会,分析当天施工现场遇到的调度难题,规划协调次日施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崔岩军说,施工道路的占用时间按小时、按分钟计算,具体分工明确到具体单位的具体人员,确保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在雨季来临之前,项目施工处于土建工程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为最大限度减小集中降雨影响工期的问题,项目施工团队经过统筹考虑,优化施工流程,优先推进项目主体一层顶层的施工,构建起晴天主体建设、雨天内部施工的作业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除此之外,山东玻纤每天都安排夜班管理人员现场值守,随时解决各个工作组遇到的问题,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看着池窑里熊熊燃起的大火,崔岩军和同事们感到特别欣慰,和其他类似在建项目相比,他们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也保障了项目进度,创造同等规模玻璃纤维建设项目“最优答卷”。(张雨桐 范振峰 王东升 石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