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升热电厂汽机车间,有这样一位“老兵”。三十一年扎根生产一线,从普通工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理干部,始终以安全为生命线,用创新为车间发展注入动能,用汗水与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他就是新升公司热电厂汽机车间主任张德军。今年荣获新材料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严抓安全,筑牢防线
“安全不是喊出来的,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这是张德军常对职工说的话。担任车间管理干部后,他将安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方针,致力于打造“零事故”车间。
他从制度执行入手,严格把控运行操作票和检修工作票的审核与执行,确保每一项操作都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同时,狠抓运行交接班、巡回检查、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等制度的落实,通过建立详细的巡检台账和考核机制,有效杜绝了因工作疏漏导致的安全隐患。在班组建设方面,他坚持以人为本,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位职工,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案例分析会,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的一个深夜,张德军像往常一样在车间巡视设备,一股焦臭味引起了他的警觉。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迅速锁定4#机组存在异常,用红外线测温仪排查,发现开关静触头处连接导线温度高达89度,情况危急。他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修,指挥团队降低负荷、对开关进行强制通风降温等措施,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抢修,成功避免了发电机非停事故。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得在他带领下的车间,2024年至今,实现设备误操作、“三违”事故零发生,主要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100%。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在张德军心中,工作永远排在首位。2024年,车间多项重点工程接踵而至,其中4#汽轮机组检修堪称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这项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的艰巨挑战,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毅然扛起项目负责人的重担,用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深刻内涵。
盛夏的午后,车间内如同一个巨大的“桑拿房”。机器运转时散发的热浪让人喘不过气,但张德军的身影却如同定海神针一般,始终坚守在4#汽轮机组检修的第一线。他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检查检修进度、协调人员调配、把控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工作常态。深夜的车间里,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饿了就匆匆泡一碗方便面果腹,困了便在车间的沙发上短暂眯一会儿,稍作休整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整个检修期间,周末与节假日成了他日历上被忽略的符号,他咬牙坚持了整整一个检修周期。
“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担当,张德军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突发状况,最终高质量完成了4#汽轮机组检修任务,为电厂的稳定生产筑牢了坚实根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创新突破,智领未来
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张德军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车间发展的动力源泉。他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带领团队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为电厂的降本增效和安全运行贡献智慧。
针对4#机原调节系统存在的卡涩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他主导开展节能调节技术改造。他带领技术团队查阅大量资料,多次与厂家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了建立独立EH油站和节能控制调节系统的改造方案。改造过程中,他全程跟进,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改造完成后,机组进汽和抽汽参数得到优化,效率显著提高,为电厂节约了大量能源。
此外,他还敏锐察觉到电厂现有供热首站和余热回收站系统控制分散、人员成本高的问题,积极配合厂里推进系统合并集中控制项目。他组织技术骨干进行调研论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系统联网和节能集中控制,实现了2人远程控制4个站的目标,不仅减少了4名运行人员,还极大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数十万元。自2024年以来,他带领的汽机车间创新小组,共取得创新收益近80万元,成为电厂创新发展的标杆团队。
三十一载风雨兼程,张德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电力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的认真务实、扎实忘我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称赞,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作为一名车间管理干部,这是我应尽的职责,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回报职工,回报企业。”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企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