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职工干事创业有激情?如何确保职工工作学习在状态?如何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年多来,齐翔腾达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严格落实新材料公司各项要求部署,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切入口,从“转变思想”开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合力,推动公司在融合中突破、在攻坚中提升,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提供组织基础和思想保障。
思想先行 文化浸润激活新动能
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深入融合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齐翔腾达围绕“企业文化理念融合、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等课题,构建“理论学习+文化浸润”双轮驱动模式,找准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治理的切入点,让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共识的“粘合剂”,助推企业融合发展。
齐翔腾达党委到各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先后召开集体座谈10场次,同步开展问卷调查1300人,全方位听民意、摸实情、找问题、谋对策,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接地气、有实效。在此基础上,制定齐翔腾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施意见》,明确目的意义、学习内容、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让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我是一把手,我是岗位第一责任人,请放心,我的岗位我干好!”
……
今年新职工入职后,该公司精心组织开展“文化融入启航仪式”,引导他们主动融入、深度契合齐翔腾达奔腾不息的发展洪流,从起点就踏上与企业文化同频共振的成长之路。为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齐翔腾达组织50余名营销团队成员集中两天时间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培训,将精益管理、营销心理学、营销实战等经验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呈现,把营销团队打造成一支懂业务、会沟通、算账精、忍得住、冲得上、拿得下的嗷嗷叫的“狼性铁军”,努力营造“聚焦目标、有解思维、价值导向、结果说话”的良好氛围。
全面攻坚 构建融合实践新体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单位参与训练营的105名“火种”,将培训的成果带回机关部门、传到生产一线,并指导运用于日常实际工作中,成为助推公司各项工作运行质效的“神兵利器”。
制定措施考虑谁负责?谁落实?怎么做?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在哪里?应该如何改善?……
工具应用的过程,也是凝聚团队合力的过程。他们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题导入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中,使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深入融合。运用鱼骨图、问题树等工具专题研究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剖析、分析关键项目技改等工作4次,通过大墙会议研究重点工作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7次,为企业提升经营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集智献策。
走进齐翔腾达,办公楼宇和工业园区内,处处设有文化理念展示宣传栏,清晰传递着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
如今,“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山能好我们好、我们好山能更好”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机关机构改革、层级压减、腾辉公司试点精益管理,现场改善的同时,职工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的团队观念更加牢固,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奋进动力更加强劲。
难能可贵的是,工作状态的提升推动了企业生产运行质量的提升,有效解决了锅炉空气预热器堵塞、腐蚀问题,提高锅炉热效率,预计年节约241.8万元;完成“环氧丙烷新增电动机项目施工材料利旧”等24个节本增效项目,节约资金950余万元;销售公司业务员奔赴全国各地的同行企业,积极与同行分析研判市场行情,对国内现有产品、产量及供需厂家等充分分析,目前丁酮等两种产品价格上涨2%,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新创效。
筑牢根基 注重队伍建设强氛围
考核评价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指挥棒”。齐翔腾达党委以正向激励为主,助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融入日常管理各个环节。
为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流于形式,齐翔腾达党委将学习型党组织考核评价列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1+N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与经营管理的深度绑定。为促进经验交流,各单位以支部为单位,每天将日常工作中的小改小革、工作创新等有效做法在齐翔腾达“火种群”分享,便于其他单位学习借鉴,在该公司范围内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对于分享及时,分享内容可借鉴性、可推广性强的支部,予以加分奖励,让“主动分享”成为常态。

争先争优,实现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依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构建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人才培养导向,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增强,“发现问题、以我为主、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的有解思维模式逐步形成。
2024年以来,该公司精准选拔并建立73人公司人才库,管理层梯队建设持续完善;在山东能源集团全员岗位技能比武中,该公司选手表现出色,荣获化工仪表第1、3、4名,化工分析工包揽前5名;1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柔性引进了清华大学等3名高水平专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们将不断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持续深入,不断激发团队潜能,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齐翔腾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孙文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