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奋进的动力。面临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山东玻纤以形势任务教育为抓手,通过“讲形势、明任务、定举措”,凝聚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合力。
立体宣讲:形势教育“入脑入心”
“咱们生产线每浪费一度电,公司就少一分利润;每提升1%的合格率,就多一份市场竞争力。”在山东玻纤制品车间早班会上,班长李杰正在进行“每日一讲”。这样的场景在各车间已成常态,班组长们用“算账对比”的方式,让职工真切感受到成本管控的紧迫性。
山东玻纤坚持“上下联动、分层推进”的原则,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形势任务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专题宣讲,向广大干部讲清宏观经济形势、讲清市场变化、讲清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党支部书记带头讲,结合工作实际,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利用车间班前会、生产例会等时机,开展“微宣讲”,将形势任务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层层传导,让每一名职工都能看清形势、找准定位。
在明确任务中找准发力点,在凝聚共识中形成攻坚合力。这场全员参与的思想动员,正转化为企业逆势突围的生动实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全员讨论:凝聚智慧“破题攻坚”
“为什么我们的高模量产品市场认可度不如竞争对手?”“如何让废丝回收创造更大价值?”近日,在山东玻纤生产一线的“诸葛会”上,技术骨干正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展开头脑风暴。这样的专题讨论已在全公司开展20余场,收集到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等建议百余条。
(头脑风暴会现场)
他们围绕“形势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组织开展全员大讨论。从生产一线到管理科室,从技术骨干到青年员工,干部职工结合安全环保、经营质量、产业布局、改革赋能等关键领域,谈认识、提建议、谋对策,干部职工在思想碰撞中相互启发,在集思广益中寻找破局之道。
为深化讨论成效,山东玻纤还建立了“三级研讨”机制:班组层面开展“微讨论”,聚焦具体工序优化;车间层面组织“专题会”,解决跨岗位协同问题;公司层面举办“发展论坛”,谋划战略方向……有效促进信息上下流通,激发全员参与热情,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闭环管理:成果转化“见行见效”
走进山东玻纤分厂,“军令状”上的红字格外醒目:“确保吨纱综合成本再降5%”。这是分厂经营团队立下的承诺。如今,从原料配比优化到天然气消耗控制,18项具体措施正在落地。
形势任务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营指标上。山东玻纤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的工作思路,将教育成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实际,创新工作机制:问题清单明确短板弱项,任务清单细化攻坚举措,责任清单压实各级担子。
(职工以学促干 正在分析设备运行情况)
为确保教育成果落地生根,他们将教育成效纳入“KPI”,建立“目标-措施-考核-激励”的闭环管理链条,确保思想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习成果体现为经营实效,真正实现从“思想破冰”到“发展破局”的质变跃升。
“形势任务教育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山东玻纤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人郭照恒表示。如今,从领导班子到一线职工,从生产车间到职能部门,都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迎接挑战,突破困局,将思想共识转化为攻坚行动,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