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成立三周年】方大新材:三载寒冬突围路 一手妙棋促新生

作者: 孙馨语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4日

在管材行业“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中,当中国联塑以15%市占率稳坐龙头,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争夺剩余市场时,方大新材——这个资产规模、产能基础均不占优的“小个子”,却在2022至2025年间维持盈利状态。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方大新材人以“不抱怨、不懈怠、不放弃”的韧劲,在行业寒冬中走出的一条突围之路。

IMG_0226.JPG

寒冬“逆行”  三年业绩背后的突围密码

当前管材行业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化,除头部企业外,年产能超10万吨的企业仅20家,而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0家,行业总产能突破3000万吨。

作为年产能1万吨以上的300家企业之一,方大新材在2023年行业需求整体收缩的背景下,仍实现4.82亿元的销售额。2024年虽受煤炭市场下行冲击销售额降至2.54亿元,但他们迅速调整策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挖内部协同潜力、拓展高端客户矩阵,为拓宽管材市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开辟新局面。

“我们的转型始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方大新材董事长、总经理方怀山表示。面对传统民用管道领域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境,企业毅然选择向矿用特种管道赛道切换。现已研发5大系列上千种型号矿用管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能源、陕煤化工集团等60余座矿井,成为公司管材销售核心板块。

45aaad78021a598d61d8783a137ee67.jpg

截至2025年7月,方大新材已连续中标国家能源、中煤西北能源等单位年度长协,累计金额达1亿元。他们用实际成果验证了战略转型的有效性,不仅稳住了基本盘,更在行业低谷期率先呈现复苏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升级  技术突围的“三级跳”

方大新材的技术发展可追溯至2001年,面对民用管道市场红海竞争,企业开始探索向矿用管道领域转型,组建了一支由技术专家与一线职工组成的“6人攻坚队”,将研发“枪口”对准矿用管道这一技术高地。

经过18个月的持续攻关,从原料配比优化到抗压强度测试,从抗静电剂添加比例到阻燃层涂覆工艺,百余次推倒重来,最终,方大新材首条矿用管道成功下线,填补省内技术空白。

2023年,技术突破迎来权威认证的“三重里程碑”:1月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跻身国家战略支持序列;6月山东省热塑性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纳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管理;12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大幅提升。

845A2378.JPG

技术突破的底层支撑是生产体系的迭代更新。方大新材将原有PPR生产线改造为特种管道生产车间,引入全自动托移平台与自动封口机,实现从原料配比到成品下线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改造后产能效率提升40%,人工成本降低35%,产品合格率提升8.7%。

2024年,方大新材斩获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抗静电管道通过煤安认证后,成功进入中煤集团、陕煤集团供应商名录,外部市场业务占比显著提升。通过“技术研发-资质获取-市场应用”的闭环管理,方大新材为传统管材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案例。

市场开拓  双轨并行汇聚发展新动能

在当前行业环境下,国内管材企业普遍面临开工率不足、销售额下滑的挑战。方大新材则通过“内部深耕+外部拓展”的双轨策略,实现稳健发展。

深度绑定内部客户,构建稳定基本盘。依托山东能源集团内部资源,方大新材与12家矿井签订5年战略合作协议,点对点提供定制化管材解决方案。销售团队每年在矿井一线服务超300天,通过“驻矿服务”模式积累一线经验,精准把握客户需求。2024年内部市场贡献销售额达1.8亿元,订单占有率稳定在70%以上。

精准突破外部市场,打造高端客户矩阵。在外部市场,方大新材专项对接国家能源、中煤、汇能等大型煤企,实施“抓大带小”策略。2025年1至7月成功签订3家央企年度长协,带动12家中小企业跟单,形成规模效应,新增订单近亿元。同时,他们建立“客户反馈-研发调整-产品升级”闭环机制,2025年复购率提升至82%。

7c26db7c6d4086fcc3b0f08b64d4f2f.jpg

面对当前行业形势,方大新材提前布局,一方面升级产品体系,研发适用于油田建设的耐腐蚀、高强度特种管道,2025年已向大港油田等客户交付数千米内衬管;另一方面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响应“双碳”号召,开展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技术研发。

“方大新材的目标不仅限于传统管材生产,更要在行业调整期中立足生存、谋求发展。”方怀山表示,从内部协同到外部突围,从技术突破到政策赋能,方大新材正在构建“需求-技术-市场”的良性循环。

在挑战中保生存,于变革中求发展。从技术攻坚到市场突围,从内部协同到外部拓展,面对行业寒冬,方大新材通过战略定位的精准转型,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成长动力。在稳住经营基本盘的同时,利用特种管道开辟出新的增长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道路,助力企业逆势突围,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