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山东玻纤:全员攻坚淬炼“硬核竞争力”

冯会华  石桥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8日

今年来,山东玻纤以“全员攻坚”为破局之钥,在思想破冰中凝聚发展共识,在匠心淬炼中筑牢品质根基,在挖潜增效中激活内生动力。从一线职工的“金点子”到全产业链的提质升级,从成本管控的精细施策到高端市场的持续突破,全体职工上下一心,勇于担当,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务实举措,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员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旧观念不破,新机制难立!”近日,在山东玻纤二号生产线会议室中,气氛热烈,职工围坐在一起,围绕“观念怎么变、机制如何换、工作怎么干”开展头脑风暴,职工踊跃建言,从生产一线视角直指管理痛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创新智慧。

“设备维护不能只靠维修工,操作工也要学会基础点检!”“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不能只罚车间,要追溯到原料采购环节!”一条条切中要害的建议,迅速转化为公司“全员设备自主维护”“质量问题溯源追责”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组织开展专题宣讲)

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为确保人人“思想到位、行动对标”,山东玻纤组建了一支由劳模、技术骨干组成的“星火宣讲队”,深入一线开展“面对面”微宣讲。在卓意公司DCS控制室,宣讲员孙凤莹正在用“生产成本对比图”进行现场教学:“我们对窑炉熔制成本模块拆解、细分发现,通过对配合料、燃耗、电耗进行综合线性规划调整,熔制成本可同比下降5%。”这种“数据说话+现场教学”的方式,让职工既看到差距,更明确改进方向。

与此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激发职工创新活力,让一线智慧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搭建“金点子”工程平台,鼓励职工围绕工艺优化、降本增效等建言献策。据了解,今年来,已有20余项职工创新提案落地实施,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万元。

全员淬炼“匠心”筑牢品质根基

“要在做强做优玻纤生产链的基础上,持续‘补齐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推进浸润剂、贵金属等重要原材料的‘自给自足’和“工艺优化’,持续开拓风电织物、大梁板、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产品领域,提升全产业链运营质效。”在山东玻纤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善俊的部署直指市场突破关键。

(半年度工作会现场)

面对产品品种单一、低端市场“拼价格”的困境,山东玻纤因“市”而谋、应“需”而动。他们持续深化市场分析研判,精准捕捉客户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在玻璃原料、窑炉熔制、漏板加工、浸润剂合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其中,HG高模、HG2超高模产品凭借更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冲击性能及耐疲劳强度,在风电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不仅破解了产品单一难题,更成为企业叩开高端风电市场的“敲门砖”,为抢占发展先机注入动能。

全员挖潜增效激活内生动力

拉丝机改造后,单台节约维修成本600元;浸润剂原料替代方案实施后,每吨产品成本降低80元;推行“无纸化办公”后,月均减少纸张消耗3万张,打印成本下降60%……上半年,“节省一元钱”活动在山东玻纤火热开展,这是该公司深挖采购降本空间的生动实践。

“我们持续搜集矿石、化工、辅材等原材料的市场信息,拓宽采购渠道,‘眼睛向外’持续发挥物资采购‘降本源头’的关键作用,掌握市场主动权。”物资供应部副部长李秀峰说。

(职工正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

为将每一分钱节省转化为利润,山东玻纤成立专项采购小组,对各类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状况实施实时监控。在保障原料质量与玻璃熔化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力推进进口原料、化工产品的国产替代,通过精准施策降低采购成本。

与此同时,基层职工的“金点子”也层出不穷:仓储部职工提出的“托盘轻量化改造”方案,通过调整材质和结构,每月节约包装成本2万元;机电车间利用废旧不锈钢制作回粉管,单组节约成本5800元……这些源源不断地“小革新”汇聚为该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