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泰星股份作为新材料公司旗下阻燃剂产业核心单位,以提级管理为战略契机,锚定“专精特新价值跃升”发展路径,以改革破局、以机制焕活、以创新领跑、以党建铸魂,用一年时间实现经营业绩的历史性突破,跑出了国企改革“加速度”,交出了一份“提级一年、焕新一跃”的亮眼答卷。
深化改革激化发展新动能
改革破局是激活内生动力、重构发展生态的关键之举,也是打通管理堵点、提升运营效能的深层变革。泰星股份以提级管理为契机,推进体制机制变革,重点推进管理架构扁平化、人力资源市场化、成本管控精细化三大举措,显著提升了企业活力和效率,推动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治理跃迁。
改革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泰星股份通过整合业务链条、优化管理层级,大力实施“扁平化”管理架构改革。机关部门从7个精简至5个,在岗人数压减25%,管理层级缩短30%,决策效率提升40%。
依托优化组织架构释放体制活力,公司果断将改革利刃指向人力资源领域,将其视为驱动战略目标达成的核心引擎,全面启动深层次、系统性变革。推行全员竞聘上岗机制,坚持“三公一透”原则,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全体起立、重新洗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同时,通过完善“六定”管理体系,科学核定编制,真正构建起“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市场化用人机制,充分激发人才队伍潜能与活力。
从架构重塑到人力焕新,改革层层深入。而成本管控作为提质增效另一个关键点,也在释放它的“威力”。他们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机制,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和战略库存管理,2025年上半年,实现多项关键原材料采购降本,降本金额达97.07万元。
在资产管理上,该公司创新物资处置模式,集中处理72吨超龄物资,平均吨运费降低63元,节约物流成本35万元。
技术攻坚驱动产品升级
“过去一年的变革实践证明,唯有以创新驱动发展,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泰星股份总经理张玉亮在内部战略会上说。
泰星股份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形势要求,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球技术前沿,以“技术领先”为核心引擎,抢占发展先机、培育核心优势,驱动发展动能转换。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项,《PPV0级无卤阻燃剂的制备和应用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发出“低硫酸根次磷酸铝阻燃剂的合成与包覆技术”,有效攻克下游制品老化、黄变等行业顽疾,相关产品在电子覆铜板市场占有率攀升至28%……系列创新成果显著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新增客户订单140.85万元。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泰星股份同步推动生产环节智能化升级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本增效。在生产车间该公司引入工业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超细氢氧化铝等核心产品全流程质量监控。仅此一项,2025年上半年就降低生产成本40余万元。
从尖端技术突破到精益生产落地,这是创新成果转化、价值链延伸的必由之路,也是构筑持久竞争力、释放增长潜能的核心支撑,更是驱动企业效能革命、实现价值跃升的坚实保障。
市场开拓实现量价齐升
拓展海外市场和推动技术创新双轨并进,实现销售市场逆势突围。泰星股份以市场开拓和服务提质,积极对接客户需求,厚植发展根基。在国内市场深化与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行业龙头战略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阻燃解决方案,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5G通信基站等高端应用领域。
针对不同客户,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采取配额制的方式,充分挖掘产品增量空间,提高产品占有率。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48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7%。仅AP产品销量增幅30.97%,打破了公司历史同期最高销量纪录。
在通过创新策略深耕国内市场、实现客户与销量双增长的基础上,泰星股份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而是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更主动姿态拓展增长维度。2025年上半年完成出口销量451吨,比同期增幅17.40%。
支撑其国内外市场强势表现的,不仅是优质产品,更是该公司创新升级的“技术+服务”营销模式。该公司组建由博士领衔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从配方设计到工艺优化全周期支持。这种深度绑定策略使重点客户复购率提升至92%。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泰星股份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以党建铸魂,以实干聚力,凝聚团队共识、筑牢发展根基。
他们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实施“党员攻关项目”2项,成立四个专班,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动党建与营销模块、班组建设、岗位价值深度融合;建立“我为改革献一策”长效机制,累计征集合理化建议237条,其中68条转化为实际举措。
强有力的党建引领,成为驱动公司实现营收攀升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01%,利润较考核指标增长近50%。
站在新起点,泰星股份将坚定不移地走“技术领先、管理精益、全球运营”发展道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数字化转型,完善全球化布局,为打造一流新材料产业集团不懈奋斗。